【凍卵專題】凍卵可望減緩少子化?華育院長徐明義:「婚育」應脫鉤

person holding baby s hand

「不是凍了卵,就一定能生小孩,是至少有了選擇。」華育生殖中心院長徐明義分享,每每有女生來進行凍卵療程,一定會替她們術前評估,預估取卵數量多寡、評估生子機率。不希望讓凍卵者誤解,以為凍了卵就是一勞永逸。

凍卵者須知 醫應以取卵數推估生孩機率

凍卵要有目標!徐明義院長舉例,凍卵者若希望有8成機率能生小孩,假使30歲來凍,而且凍了30顆卵,那基本上未來一定可以生;但如果40歲才凍,而且凍卵數才10顆,未來要生也得很拚。他表示,除了卵數充足之外,也要評估當時的身體機能,要有好的體質、子宮,才能順利懷孕。

「一凍一捐」盛行 需進行兩次手術

隨著愈來愈多年輕女性有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觀念後,凍卵療程詢問度增加。不過也因為凍卵療程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數目,「一凍一捐」的方法在近幾年盛行,藉由捐卵所拿到的營養費,支付凍卵所需的費用。只是許多人誤會,以為只需一次療程,就能捐卵拿營養費,又能同時凍卵,然而徐明義院長解釋,「一凍一捐」需進行兩次手術,分別一次捐卵手術,一次凍卵手術。

不過「一凍一捐」條件並非想像中容易,徐明義院長講解,現在捐卵的標準相對嚴格,華育生殖中心規定捐卵者年齡必須在30歲前,以確保捐卵品質優良,身體健康程度也有要求,例如無家族遺傳病史、法定傳染病等,且未在他院進行捐贈。

台灣同性婚姻已合法 「婚育」有望脫鉤

徐明義院長表示,雖然凍卵使用率一定程度上與法規連動,目前台灣仍把生育權利與婚姻制度綑綁,目前人工生殖法的規定,女性要使用冷凍卵子來懐孕,必須等到結婚後,才能利用先生的精子來受精!不過他認為,凍卵這項技術,多少能減輕少子化。徐明義院長解釋,當初人工生殖法制定時,台灣相對保守,認為小孩有追求父母親存在的權利。不過台灣同性婚姻已合法,因此他也期待,未來「婚育」脫鉤,不只同性夫妻有權使用凍卵,甚至有朝一日在配套措施完善下,未婚女子也能使用自己的冷凍卵子。

針對凍卵前需不需事前「養卵」,徐明義院長強調:「最重要的還是卵子數量與年齡。」手術前生活規律、均衡飲食、運動當然會加分,不過臨床上觀察,取卵的狀況並不會受太大的改變,但仍要避免給自己過大壓力,包含過於忙碌、熬夜、有其他療程進行時,則不建議當下同時凍卵。

目前凍卵者平均年齡約35到36歲,而試管療程者約39歲左右。徐明義院長分析,凍卵講求高品質,華育擁有相當好的冷凍技術、保存設備與實驗室,因此造就試管高成功率。在華育生殖中心堅持追求品質的信念之下,要讓凍卵者減少後顧之憂。

Share:

Facebook
WhatsApp
Telegram
Print

發佈留言

你可能也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