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買房還是先育兒? 地產理財專家這樣說

很多人在考慮結婚生子的時候,都會陷入兩難,到底應該先生小孩,趁還有精力的時候好好陪孩子成長,還是應該先存到買房子的頭期款,把「家」安頓好了,再考慮生小孩?我們這次邀請到地產理財專家地產秘密客的Ting,與我們分享她如何在置產跟備孕之間取得平衡。

買房增加理財多元性 婚前共同置產有風險

關於要先買房還是先生小孩,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、生涯規劃不一樣,有人認為應該先結婚生子,有了完整的家之後更有拚命的動力,但也有人認為,既然養兒不能防老,先把房子買下來了,生活才會更安穩。地產秘密客的Ting長年在房地產界耕耘,從忙碌的文字記者,到獨當一面的自媒體,長年忙碌於工作的她很鼓勵女性,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,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擁有一間房。

Ting的第一間房子是在十年前跟當時還是男友的工程師老公共同買下,後來又努力存錢,買下了第二間屬於自己的房子,她認為,房子有很多用處,可以以房養老、也可以出租當做收入、也可以當做一大筆資金。她透露,當時跟老公才交往一年就一起去看房子了,但也強調,他們兩人的個性都非常務實,而且彼此已經有邁入婚姻的默契才會一起買房投資。

當時她的工程師老公在竹科上班,一個月的房租就要價一萬五,十年前的新竹房價還沒有高漲,大約700萬就能買到一間兩房的房子,她就提出兩人可以一起在新竹買房。Ting提醒,男女朋友要合資買房一定要簽合約,去法院公證,如果真的分開之後才能依照比例處理這筆資產。另外在投資的比例方面,兩人之間也一定要溝通好才進行下一步,不要有一方覺得不平衡。

生育買房兩者並行可行否? 理財應該怎規劃?

如果有生育規劃,同時又很想要買房,到底應該怎麼規劃理財計畫?Ting建議,用來買房子的金流應該佔總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,最好不要超過二分之一,否則壓力會很大。另外買房子的自備款應該要準備三成,Ting分享:「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覺得準備兩成頭期款就可以買房了,但我自己預留了三、四成的自備款,總價約一千萬的房子,我準備兩百萬當自備款,兩百萬用在裝潢跟其他備用金,現在是通澎時代,裝潢費用高漲!」

一般小家庭把收入的三分之一拿來付房貸是最剛好的,扣除生活費的資金,Ting建議可以用來育兒跟理財,買穩定型的ETF金融股,比較穩定的股票會比較適合家庭投資,她語重心長地再次強調,房貸不要超過收入的二分之一會比較安全。

現代孟母三遷?為孩子買房注意事項多

有小孩子的家庭不比頂客族,買房子的時候要考慮許多,包含附近的捷運站、小孩五到十年後的學區、附近有沒有親友「後援」或是好的托兒所……等等。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於房子的地點,現在有很多雙薪家庭,父母下班後要接小孩的話,如果房子的地點太遠可能就會不方便。周邊設施方面,看房子的時候就可以去周邊走走,房子附近有公園、綠地的話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比較好,Ting分享:「我就有朋友家裡附近沒有綠地,假日都要特別開車找公園讓小孩跑跳。」所以鄰近公園綠地對有小孩的家庭真的非常重要

而現代很多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,看房子的時候要怎麼知道附近的學區呢?Ting建議可以直接問房仲或是代銷,甚至是附近的住戶,因為他們都是最了解那個地區的人,另外Ting也說曾經看過粉絲真的是現代孟母,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在好的學區買房,因為現在有些熱門地區的功力學校會依照設籍的年份排入學順序,許多家長在懷孕之前就會提早布局。

三思而行! 買房跟生子都是人生最貴的投資 

無論是買房子還是要養兒育女,都是人生很重要的投資,在備孕的階段就應該思考為什麼想要小孩、之後的養育規劃,買房也是一樣的道理,買了房之後如何按時繳房貸、如何讓資產做最大的運用,都需要思考清楚。Ting提醒,有很多人第一次買房,會看了樣品屋就會衝動下手,她建議要評比七到八個案子,才不會被話術欺騙。

「買房子是一種緣份。」Ting提醒想要買房子的讀者朋友,最重要的心態就是「不要急」,其實這樣的心態跟也是正在備孕中的準父母需要的,做好萬全的準備跟規劃之後,無論生小孩還是買房子,最後靠的或許只是緣份。

圖|Ting、Pexels

Share:

Facebook
WhatsApp
Telegram
Print

發佈留言

你可能也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