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孕論壇】中西醫對談:我在備孕,誰能幫我?

好孕論壇 講者專訪

備孕路上,除了借助西醫,很多人也會搭配中醫調理。有懷孕計畫、正在備孕的妳,一定要知道西醫、中醫能夠怎麼幫妳!

這一次我們邀請禾馨宜蘊生殖中心的沈孟勳副院長,和宜蘊中醫診所的陳玉娟院長,聊聊備孕過程中,以「中西醫能提供的協助」進行對談,兩位醫師的經驗談會有什麼樣的獨到看法?一起來看看!

Q:依照兩位醫師過往看診經驗,目前大眾對於「備孕」大多仰賴西醫,還是中醫?

陳玉娟院長:我發現大部分年輕的族群會先從「中醫」下手。西醫算是進入生殖階段,年輕人對於打針、取卵還是會有些排斥,加上西醫費用高昂,即便去年政府開始進行試管嬰兒補助方案,一般民眾還是會傾向自然懷孕。不過,我們會宣導,如果沒有避孕的情況下,一年內沒有懷孕,就需要西醫介入檢查。

沈孟勳副院長:依照我的看診經驗,先選擇中醫或西醫的比例大約一半一半。我發現已經有很多的女性會開始關心自己的卵巢庫存(AMH)指數,當報告呈現在眼前那刻,自己覺得數字不盡理想,很多人就會開始緊張,進到西醫的程序開始諮詢。

 

Q:中西醫之於備孕、不孕症治療的角色,有何不同?可否比喻?

沈孟勳副院長:現在有愈來愈多中西整合的例子。我常常會把中西醫的概念比喻成樹。「一棵大樹要保本,要先把樹幹、樹支穩固好,這就是中醫能使上力的地方!接著再靠西醫灌溉、施肥。」這麼一來才可以順水推舟,開花結果。老一輩的醫師可能不認同中西醫整合,他們認為「科學原理」很重要,但我發現,很多年紀輕輕就卵巢早衰、試管失敗的例子,把中醫當成調整、休息時,成效隨即展現出來。

陳玉娟院長卵子、子宮內膜的條件,可以透過中醫把條件顧好。如果已經是高齡備孕者,時間很急迫之下,三個月內會著重在基礎體溫、身體狀態改善,當這些調整好再做試管,事實上效果都還不錯,也遇過許多案例可以值得分享。但是像輸卵管阻塞等病況問題出現,這就一定要借重西醫人工生殖技術。否則中醫怎麼調,都不會有好的條件。

 

Q:從中西醫觀點來看,日常上什麼樣的生活習慣,對於自然備孕相當重要?

沈孟勳副院長:這一點,中西醫看法好像差不多。早睡、規律運動、食物別吃太辛辣、太刺激。甚至很多時候靠的是「食療」,吃的東西得夠營養,才能保養身體、補充能量。

陳玉娟院長:唯一比較不同看法的可能是「吃冰」。西醫認為沒有根據的話,吃冰其實不會怎樣。但中醫在體質上分得比較細。如果備孕者手腳冰冷,臉色看起來很蒼白,屬於林黛玉型,那我們就會建議還是別吃冰吧!

 

Q:兩位醫師認為,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備孕衛教常識是否足夠?

陳玉娟院長:我覺得很不夠!大家看到很多藝人再高齡都可以生小孩的消息,這可造成很多人覺得自己青春無限。很多備孕者認為,別人的經驗都可以複製過來,但其實每個人狀況不一樣,還是需要經過醫師評估。「很多人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,不管男生或女生,生育這件事情本來就有年限,也有極限,不要一直挑戰科技。」我們的科技很進步沒錯,雖然可能是最後關卡,但卡住當下要付出的代價真的很大。

沈孟勳副院長:媒體的報導造成很大影響!很多人對於生小孩這件事,都當成許願。像是有患者直接說:「徐若瑄都那樣、林志玲也這樣」,許多人太容易被網路文章洗腦,以為懷孕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,甚至社群、群組的影響力,有時候會比我七嘴八舌還要大。所以正確的衛教,確實都還有加強的空間。

 

Q:有無遇過讓你印象深刻的備孕迷思與盲點?案例分享。

陳玉娟院長:很多患者會求神拜佛,甚至坦白表達,受到神明的指點,應該要怎麼做。曾經有患者堅持,一定只能透過自然的方式受孕,即便靠中醫調理後,狀況比較好些,但必須進行試管療程,也堅持不肯。這麼一拖就從44歲延宕到47歲,蹉跎的時間非常寶貴,孩子卻還沒生出來。

沈孟勳副院長:很多人進行試管也會看時辰。我們會建議她,可以先凍胚胎,或先取好卵,如果真要看時辰,那就看好時間再植入。要避開鬼月的也有,或者不想生金牛寶寶的也有,原因是跟自己會互沖。但其實高齡患者,能夠順利懷孕並且平安順產寶寶已經非常值得慶賀了!

沈孟勳副院長和陳玉娟院長的分享,是不是很有趣?如果妳對更多的內容有興趣,歡迎妳來參加2023年由若妳舉辦的的好孕論壇!

點擊下方照片 馬上報名!

Share:

Facebook
WhatsApp
Telegram
Print

發佈留言

你可能也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