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節目製作人動眼神經給人的印象獨立、知性、有想法,就連懷孕生產的過程,她也沒有跟著大多數人的步伐,而是選了當時臺灣還不盛行的「溫柔生產」,藉由做足功課、跟醫生溝通、以及家人的支持下,透過溫柔生產生下了兒子,她說,「要更關注自己更認識自己」是她在進行溫柔生產過程中學到的事情。
「要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能顧小孩」 新手爸媽共同迎接寶寶
動眼神經在2021年晉升為新手媽媽,懷孕時因為朋友有溫柔生產經驗,讓她接觸到這種「不過度介入」的生產方式,她開始借書研究溫柔生產的可能性,後來她跟先生一起報名好孕工作室的課程,一起理解什麼是溫柔生產、如何判斷產兆、並學習會陰按摩,最後決定用溫柔生產的方式迎接寶寶的誕生。
從知道懷孕開始,動眼神經的先生就非常支持,兩人的共識是「媽媽比寶寶重要」,因為要先照顧好自己,才能好好照顧小孩。從懷孕開始,兩人的的最大目標就是以「不會得產後憂鬱症」, 任何可以降低產後憂鬱的事情都去做,然而,看著很多有生產經驗的朋友都深受產後憂鬱之苦,動眼神經說,很多人就是因為生產不順利、受到創傷,吃全餐、被護理師爬到上面推肚子,生的時候不知所措,產後才會有憂鬱的狀況產生,為了要避免產後憂鬱,才會決定要溫柔生產。

怎麼生自己決定! 詳細制定生產企劃書
在台灣,很多人還不知道溫柔生產的脈絡,要先認識大概念,產婦才會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選擇。動眼神經在做功課的過程當中理解到,自己家裡不是生產的最佳場所、台灣助產士數量不多、剛好沒有遇到磁場合適的,所以最終還是選擇在診所進行溫柔生產,幸運的是,動眼神經的醫生對於溫柔生產的態度開放,從產檢開始就非常願意溝通,在台灣,不是所有醫生都接受溫柔生產,所以產婦需要事前跟醫生進行足夠的溝通。
動眼神經說,在溫柔生產的過程當中,立定企劃書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這是一個做功課的過程,動眼神經拿出了別人的生產企劃書作為參考,然後深度思考自己要什麼、不要什麼,有了這份企劃書之後,想法比較具體,也比較能跟醫生進行有效溝通,醫生在實際面需要調整什麼,也能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。
動眼神經說,溫柔生產讓她整個生小孩的體驗都非常美好,希望可以帶起台灣討論不同生產方法的風氣,因為有更多人談論這件事,也就會有經驗的傳承,她分享:「我老公也很樂於跟男生朋友分享溫柔生產,也會告訴朋友要怎麼陪產、怎麼照顧產婦。」

女性如何兼顧家庭與育兒? 動眼:「不要忽略自己的狀況」
動眼神經的工作自由度大,生寶寶的時候剛好遇上三級警戒,剛好可以在家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,育兒的過程中,先生也扛起育兒責任,很願意討論「應該怎麼育兒」,這也讓動眼神經體會到,伴侶間其實要進行很多溝通,每個人都多談論自己的狀況,其實是有幫助的。
初為人母的動眼神經也分享,小孩出生之後各種挑戰才開始,像是泌乳就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,她產後聽從長輩建議,喝了一堆補身體的湯品,結果油脂過多造成乳腺阻塞,後來在月子中心的泌乳顧問協助下才緩解狀況,她說,有時候上一輩的經驗已經不能用在現代,有問題還是需要找專家,至少可以建立正確觀念。
談到家庭跟事業的平衡,動眼神經感慨地說:「台灣的女性很容易會忘記自己的需求跟感受。」台灣很多女性,即便事業成功,也很容易以別人感受為優先,應該要好好學習顧慮自己、不要忽略自己的狀況。而這種練習,可以從懷孕就開始,她認為,懷孕跟溫柔生產的過程,是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,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、自己要做決定,不是只是跟著醫療權威的判斷,透過溫柔生產,把關注力擺回自己身上,學會優先照顧自己之後,在往後的育兒路上或許比較不會迷失自己。